思维过程的自我剖析(杂记,未整理)


没有语言就没有智力,她们相互作用。因为,没有语言就没法分析问题,没法推演罗辑,更不可能产生哲学。成语是语言的模块化。

关键词:思想,念头,人格,多人格,主人格,人格对话,注意力,贪,嗔,痴,慢,疑,攻,守,懒,瘾,习惯,聪明,笨蛋,愚蠢,智慧,智力,思维,想象,梦,提问,猜想

一系列的念头形成人格。

人脑里有一支队伍,带不好就会分裂。

不断切换的念头。

详细记录一天里所有的念头和行为,用来分析智能的原理。

相对于思想来说,说话也是一种行为。所有外在的表现都是一种行为。是吗?结论(成见),相信,质疑,信念。。。

思维能力:语言,计算,逻辑推理,常识,知识,注意力,信息存储(暂存 > 短期存储 > 长期存储)——好像计算机的组成呀!!!

语言在数千年以来,并没有本质变化,所以,现代人并不比孔子、孟子聪明,也不比他们笨。但是,由于知识总量的急剧增加,现代人发展了科学,推到出了相对论,飞出了地球,开始探索着宇宙。但是这些,还是属于量变,并没有产生质的飞跃。我猜想,如果当大部分人在没有接触过相对论的情况下,能自行推到出相对论,那么,智力才算是有了质的变化。然而,这似乎是不可能的。人的大脑进化的太慢,不知道再过几万年才能达到这种能力。但是,如果和机器想结合,也许可以达到。

思考就是不停的有新念头出现。道生一,一生二,二生三,三生万物。就像我现在正在记录自己的想法,在记录之前,我只有一些模糊的念头,比如“语言是思维的基础”、“弄清楚关键词的深层含义和相互关系,有益于了解人的思维”、“记录自己一天所有的念头,有助于分析思考的本质”的。这些念头并不多,开始也很模糊,并没有写出来这么清楚。然而,在写的过程中,会不断地产生新的念头。这些新念头一开始也比较模糊,然后通过大脑的某种思维工具整理它。开始只是一个大概的整理,我先把它写下来。在随后更多念头的产生和整理过程中,先前的某些念头变得越来越清晰,我会进一步完善(增删改)前面的记录。这些达到足够清晰度的念头就变成我的结论。显然,结论并不一定就是对的。然后,我会用逻辑、计算、现有知识等工具,分析结论的对错。在分析的过程中,我选择的工具不一定是合适的,所以分析的结果也不能保证百分百正确。这是一个接近真相的过程。我们永远不知道真相是什么,我们只是相信我们认为的真相。因为同一个问题的真相只有一个,而对同一问题的结论,并不是每个人都一样。那么,到底谁的结论是真相呢?这个问题永远没有答案,因为给出答案的只能是人,世界不会说话,更不会说汉语。自己证明自己,这本身就是不可靠的。人们总是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。这里关键是“愿意”两个字。有些“愿意”是出于自身利益,有些是出于信仰。为了留住在写下一个念头的过程中新冒出来的其它念头,并不是很容易事。因为书写也是一个思考的过程,要记住新念头也是要动用大脑。除非有个秘书,专门帮助我记录这些还没来得及写下的念头,否则我也只能学电脑一样开两个线程(多线程就更难了)。一边写(也是思考过程),一边产生新的念头,一边要暂存这些新念头。写和产生新念头是大脑自动完成的,暂存新念头则需要自己想办法。在写的过程中丢失新念头是不可避免的。可以通过重读前面写下的内容进行回忆。有时候能回忆起来,有时候不会。

暂存新念头的能力是维持思考的关键。如果不能暂存新念头,思考就无法继续。当你写下一个念头以后,其它念头都丢失了,脑子里一片空白,就无法继续往下写。

新念头是怎样产生的?大脑是一个自动处理器,接受信息,产生念头。只要有新的信息,就会产生新的念头。虽然每个人的大脑有强有弱,但工作原理是一样的。

思想就想奶牛,你把她喂饱,她才能产出牛奶。但是你也要用力挤,并且拿桶(暂存)接好。不用力挤,牛奶不会自己流出来,不接好就会撒一地,也得不到牛奶。喂什么饲料也是有讲究的,否则牛奶的质量就无法保证,甚至会产出毒牛奶。喂、挤、接,都是技术活。

喂——用新知识新思想来冲刷;

挤——集中注意力;

接——保存成果。

前面说的“道生一”,没有道就没有一。那么道是什么,从哪里来?

道是人脑对外界刺激的自然反应,它从自然而来。既然是自然反应,那为什么会产生自我意识呢?控制感从何而来?思想也是一种规则?思想规则大还是宇宙规则大?

我们可以控制自己的手在空气里左右左右的摆动。

心声以前都用的乡音,现在多为普通话。然而今天读《道德经》时,突然发现又在使用乡音。

文言文其实更精炼,更易于表达。为什么会出现白话文,可能是为了普及知识。两者利弊均沾。所以,真正的学者要两手抓,两手都要硬。语言的功底不足就做不了哲学,只能做做科学。科学大还是哲学大?很难说!

文言文简化了信息的结构,更容易用来分析问题。

刚才打了一声响雷,把我吓了一跳!为什么会吓一跳?什么样的情况会吓一跳?这应该不属于思想范畴,应该属于行为范畴,属于生物特性,警惕性。

书写是思维过程。

说话和书写相比,书写更容易集中注意力在思考上面,说话需要更多的精力去控制发音。但是交谈却不一样!交谈类似写作,个体思想的碰撞会产生火花。思考其实就是自己和自己交谈的过程。

交谈和写作有什么不同?交谈是一种协作,它有可能比书写做的更好。比如冬吴相对论的访谈节目,主持人梁栋就是一个很好的秘书,可以帮助吴伯凡记住一些关键点和新思路。交谈的双方可以共享信息,有可能产生更多念头。

念头说出来就变成思路。

单线程多任务处理,重新读一遍找出丢失的念头。

先写把念头的核心用短句写在下面空白位置,自己做自己的秘书。

兴奋度越高,跳出的念头就会越多越频繁。高度兴奋时,思维就像烧开的水一样在沸腾,根本停不下来。如果是晚上,甚至会导致失眠。


前一篇:
后一篇:

评论

lucas.hua 09月07日 10:58  回复

手动点赞

发表评论